
走进文祯非的工作室,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文艺气息,与房间里琳琅满目的画作。这些画作,笔触如行云流水,透露出东方的气韵生动,将西方油画技法与东方写意精神完美地融合。文祯非是一位儒雅的长者,在与他的对谈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位艺术家在话语间流露出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与深刻思考。
文祯非走上艺术道路的原因堪称戏剧性。高中毕业后,他就参加了工作,成为一名汽车修理工,这个职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可算是“香饽饽”。在工厂里,他遇到了一位美术老师,对他进行了一些绘画指导,并鼓励他考取美术学院。从此,文祯非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参加高考,考入了青海师范大学艺术系,从此开启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作为一位油画家牛宝宝,文祯非追求的却并非西方浓郁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光感。在美术研究中,他感觉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他希望通过油画这种形式,表达出东方艺术特有的沉静辽阔与含蓄留白之美。他以刮刀代笔,描绘出油彩流动的质感。画面中,墨色氤氲,远山如黛,虚实之间,意境自生。
文祯非从禅宗文化中汲取养分,将东方特有的空灵散淡之美融合到画面中,使作品呈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味。从2000年到2010年间,他创作了最早的一批叫作《释》的系列作品,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释”既是释迦的“释”,也意味着“释然”的“释”。
2011年后,文祯非又从城市的车水马龙中获得了灵感。他用油画刀对颜料进行刮蹭,让颜料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状态。他的系列作品《行》着重描绘行车过程中见到的风景,尤其是擅长用光影与色彩捕捉生活中的瞬间。
来到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以后,文祯非一直在从事美术创作、美术研究和美术展览工作。文祯非对深圳“文化荒漠”的说法并不认同。他感受到的是一座充满活力与包容性的城市,多元文化在此交汇,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沃土壤。“在我看来,深圳引领着时尚,引领着审美的推进和跨越。深圳一直在进行着它的文化输出。”
在他看来,深圳的“新”恰恰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化特质,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的发展空间。“由于受到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文化的影响牛宝宝,在深圳没有什么拘束,也没有什么要求。在很多城市都讲究‘师承’,而深圳没有,这恰恰意味着,你可以自由地创作。”文祯非说。
文祯非今年62岁,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欲。在他眼中,艺术是能够热爱一辈子的事。但是相比许多全情投入进自己艺术生命的艺术家而言,文祯非追求的是一种从容而自然的生活状态,他希望自己的生活和艺术是有边界的,即“爱艺术,但也爱生活”。
“我会让艺术随时随地地发生,算是人生的一种乐趣。但艺术不是生活的全部,它是生活的补充和调养。”文祯非说,“如果将艺术完全视作一种生活,那说老实话,有时候也会走火入魔的。”
(记者/童小晋 来源:深圳新闻网)
画家简介

【DeepSeek谈艺】文祯非
文祯非,生于青海,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美术系硕士学位,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客座教授。
在中国美术馆等专业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十余次。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和省市美术展览并在国家级艺术核心期刊发表,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专业美术馆、收藏机构和私人藏家收藏。
盈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